怀集县盘寨村村口有座始建于明代的盘古庙,疑是瑶族后裔纪念先祖而建。
2014年12月27日早上,八旬老者盘承珍带着几位盘姓族人来到怀集县怀城镇盘寨村,他们拜祭了村口的明代盘古庙后,十分感慨和激动地说:“我们寻根问祖几十年,现在终于找到了祖先的居住地,也知道了我们怀集县的盘氏族人应该是瑶族人。”
盘承珍是怀集县凤岗镇的一位退休中学校长,他在凤岗镇白坭坑村出生、长大。“我从历史书上得知,广西、广东等地的盘姓人有的是瑶族人,我一直怀疑怀集县凤岗镇的盘姓族人也是瑶族人。”盘承珍表示,他退休以后开始考证怀集县盘氏家族的历史,“我从白坭坑村的《盘氏族谱》得知,怀集凤岗镇,还有广宁葵洞的盘氏族人的祖先都在怀集县凤岗镇白坭村。”
据盘承珍提供的白坭村《盘氏族谱》显示,明成化十二年(1476年),盘氏始祖盘凤纪从湖广(今湖南、湖北)迁来怀集盘村。到了明嘉靖八年(1529年),盘凤纪的后代盘能载等人迁到怀集县凤岗镇上蹬村,他们的后代又迁徙到怀集县凤岗镇的白坭坑等村庄,以及广宁县葵洞镇(已合并到广宁县北市镇)。
1993年,盘承珍退休以后,与盘海波等盘氏族人开始寻根问祖。2014年12月中旬的一天,一位名叫谢植算的村民与其中一位盘氏族人闲聊,让盘承珍看到了找到祖宗的希望。
谢植算是怀集县怀城镇盘寨村人,“他说他们盘寨古代叫盘村,村里以前生活着盘姓瑶族人,村口还建有盘古庙。明代,盘姓瑶族人迁走了,谢和梁两姓的后人在盘村居住,后来将盘村改成盘寨。”盘承珍回忆说。
盘承珍等人马上赶到盘寨村,他们在村口看到了一座经过修缮的盘古庙,庙中的一块古碑上的碑文让他们更是激动万分,“碑文上记载我们怀集盘氏祖先盘凤纪就是瑶族人,他于明代成化十二年从湖广迁来怀集盘村落籍,盘氏后人在盘村建起盘古庙。”
后来,盘凤纪的后人娶了盘村谢氏女子为妻,“怀集县怀城镇盘寨村的《谢氏族谱》也记载,盘寨村以前叫盘村,盘氏族人是瑶族。”盘承珍介绍说。
记者在怀集县怀城镇盘寨村的村口看到一座盘古庙。这座庙宇刚刚经过大修,改变了原貌。但是怀集县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林昉经过考证后认为,盘古庙内的香炉、神位,还有庙门口的踏脚石,都是明代遗存。
根据该盘古庙内的古碑记载,怀集县盘氏始祖盘凤纪确实是瑶族人。盘氏族人的祖先既然是瑶族人,那么
他们的后代为何变成了汉族人?林昉经过考证后认为,因为明代嘉靖八年(1529年),广东、广西地区出现暴动,怀集县怀城镇盘村的瑶民为了躲避追杀,逃到了怀集县与阳山县交界的深山老林,从此改称汉族人,以保存身家性命。
“怀集县盘姓族人本来是瑶族人还有一条铁证,就是盘姓始祖在盘寨村修建的盘古庙。瑶族与苗族、畲族人共有一个始祖,就是盘瓠,是楚国的一员大将。盘瓠后来被后裔神化成开天辟地的盘古,许多后裔以盘作为姓氏。瑶族、苗族、畲族后裔每迁到一地,都要修建盘古庙或盘王殿以纪念先祖。”林昉分析说。
文章转载自西江日报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